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

热门搜索: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

查看: 4388|回复: 0

易经入门知识讲解

[复制链接]

103

主题

0

回帖

-116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-116
发表于 2018-9-3 14:46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易经入门知识讲解
《左传》中记载,楚文王的左史倚相“能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”。孔安国在《尚书?序》里说:“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谓之《三 坟》,言大道也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谓之《五典》,言常道也。”三皇五帝之书”即三坟、五典,八索就是八卦,九丘就是九畴,是《河图》、《洛 书》的理数,由此可见,易经并非上天所赐,而是和万物一样逐渐发展而来。
伏羲用八卦符号来演示易的原理,使易文化得到了飞跃发展,到了神农时代,易的应用进一步得到了很大发展。当时人们不象现在一样交通发达,人们最大的麻烦是 困于大山甚至猛兽,因此,代表大山的“艮”便成了首卦。到了黄帝时代,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补充,人们有了相对温暖的家,也开始有了积蓄,所以有了“归 藏”的思想雏形。以后各个朝代,都有相应的变更和补充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面所说的《连山易》和《归藏易》,这本经典以及后来的周易被后人并称为“三 易”,至今仍以这三易为主导。
由于古代没有印刷技术,春秋战国又是兵荒马乱,人们为生存而疲于奔命,再加上秦始皇焚书,诸多原因导致《连山易》和《归藏易》的正本已经失传,但其思想及 应用仍然被广泛流传。秦前的易经大多本着法天象地的原则,广泛用于祭祀、决策等国家大事。因此当时的儒者比较精通易经,这是理所当然的事。我们所下的围 棋,也是易经应用的工具之一。
由于上述原因,《周易》便成了秦朝以后大多数人学习研究易经的唯一宝典。周易是文王研究易经的应用体系,所谓“文王演易、周公祖述”,也就是说,周易是由 周公记录整理并形成文字传承下来的。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便是文王和周公对“卦”和“爻”的解释。由于周易原文深奥难懂,孔子晚年作《十翼》系统地对周易作 了解释和说明,有人说《十翼》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孔子的学生所作。
易经入门知识讲解内容根据张成老师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重庆防诈骗广告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